“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救助效益,扎实有效做好民政兜底保障工作,有效发挥民政兜底保障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7月5日,在六盘水相关会议上,六盘水市民政局副局长邹兴跃说。
近年来,六盘水民政系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工作机制,着力提高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切实做好做实民政兜底保障工作。今年1—6月,全市共向88533户193535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城乡低保金41954.37万元,全力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高点定位
(相关资料图)
奋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两个儿子相继病逝,我们俩老带4个孙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今年多亏了政府帮扶,我们一家走出困境。”钟山区大河镇大桥村八组村民李明华说,工作人员按政策为其申请低保和临时救助。“现在,看病费用大部分能报,还有生活保障金可以领,我相信这日子会一天天好过起来。”李明华说。
“今年,我们制定印发了《六盘水市民政局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实施方案》《全市民政系统助推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实施方案》《六盘水市民政局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六盘水市2023年城乡低保标准和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提标方案》,从强化兜底保障、关爱保护未成年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等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邹兴跃说。
六盘水民政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采取更多的惠民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奋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主动担当作为。
为细化政策举措促进服务提升,又制定印发了《六盘水市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明确照料服务范围,规范照料服务全过程,高效便民对特困人员提供精细化的照料服务,不断增强特困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优化“单人保”政策,全面落实低保渐退政策,规范实施分类施保,保持民政领域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在此基础上,六盘水民政系统在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中提炼了“443”工作法,成立了市级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建立了以市级救助站为中心、县级救助站为基础、乡镇(街道)临时救助点为补充、村(社区)救助咨询引导点为延伸的救助管理“四级联动”网络体系,实现了流浪救助更可及、更温暖。
同时,在六盘水率先出台稳增长稳经营主体保就业十二条措施,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贡献民政力量。突出“五抓保五有”,实现全市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前零感染,“新十条”出台后低流行,安全生产零事故。
高效推进
民政兜底保障成效突出
“今年,我们全面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全市城市低保统一提高到762元/月,农村低保统一提高到6120元/年,较2022年分别提高8.08%、15.12%。今年1—6月,全市共向88533户193535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城乡低保金41954.37万元,民政兜底保障成效突出。”邹兴跃说。
临时救助解困纾难更加及时。对符合条件的临时救助对象,及时开展救助,2023年1—6月,共向困难群众655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661.54万元。今年以来,累计实施急难型临时救助1384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08.6万元,有效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和心理底线的事件发生。
全面落实《六盘水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办法》。对特困人员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等级评定,开展照料访视服务,进一步兜牢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2023年1—6月,向6073名特困人员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4608.16万元,有力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
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通过宣传引导、妥善救助、助力返乡等方式,全力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2023年1—6月,全市共投入救助补助金54.78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2人次,其中残疾人114人次、未成年人45人次、其他143人次。
全力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基本生活。2023年4月1日起,将全市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1800元/人·月和1300元/人·月,较2022年分别提高5.9%、8.3%。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补贴标准按照孤儿保障标准执行。2023年1—6月,全市为658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504.02万元,为1737名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发放基本生活费1136.55万元。
全面实施“明天计划”项目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按照分期分批原则,列支48.51万元对全市615名社会散居孤儿开展体检。向134名孤儿发放高校孤儿助学金66.75万元。制定印发《六盘水市儿童福利领域“四必访四必查”工作方案》《六盘水市社会组织牵手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专项行动方案》,链接社会各方资源,持续加强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等特殊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
精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有效发挥遏制因残致贫返贫的作用。对城乡低保对象中的残疾人实施分类施保政策,按当地低保标准10%—30%增发低保金,进一步强化对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力度。2023年1—6月,向全市农村低保对象中15942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091.68万元,向全市城市低保对象中9274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884.17万元。目前,全市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为90元/人·月,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为70元/人·月。2023年1—6月,全市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保障25580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206万元。
充分发挥贵州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预警作用,持续对新增的防返贫监测对象、重病人员、高费用患者、重灾家庭、重残人员等易返贫致贫风险人群实施动态监测预警,实现线上预警与线下核查高效衔接,动态将符合条件的预警人群纳入兜底保障范围。2023年1—6月,共计处置平台预警信息7809条,其中,纳入低保384条,实施临时救助173条,纳入特困6条,不符合条件7246条。
用好用活全市社会救助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机制,明确每月20日作为数据比对日,全面收集部门数据信息,开展逐项比对核查。2023年1—6月,共计开展市直部门间数据比对30万余条,主动化解处置异常信息1286条。
定期核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的基本生活状况,及时将家庭人员构成和收支状况动态变化后,新增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围,动态消除困难群众返贫致贫风险,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每月将新增城乡低保人员、特困人员名单反馈乡村振兴部门,确保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监测。2023年1—6月,对省、市乡村振兴部门数据比对反馈的新增“三类人员”2253名开展逐一入户核实,其中1721名在核实前已纳入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孤儿等社会救助保障,新增纳入低保、临时救助213名,不符合兜底保障政策的319名。
扎实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探索“物质+服务”新型救助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开展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等级认定,准确评估照料护理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确认权限下放乡镇试点工作,选取岩脚镇、红果街道等10个基础工作相对扎实乡镇(街道)顺利承接审核确认权限,简化办事流程,优化审核确认程序,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时效性和精准性。持续探索推进社会救助线上办理,在水城区开展“凉都救助通”APP掌上办理社会救助试点服务,逐步实现线上申请、智能研判、结果反馈、动态管理等功能融合,便捷高效提供社会救助服务。
高标谋划
以更实举措推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项项硬核措施织就一张严密的兜底保障网,以更实举措推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下降,有效巩固了兜底保障脱贫攻坚的成果,折射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高,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们将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大事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切实履行好兜底民生保障的各项职责使命,推进最低生活保障民生工程提质增效。”邹兴跃说。
强化政策举措。严格落实分类施保、单人保、特殊刚性支出扣减等政策,实施低保扩围增效。深化“救急难”机制,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对急难型临时救助取消户籍地限制,持续提高对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临时救助力度。健全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规范临时救助备用金管理和使用。全面落实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
强化资金保障。持续落实基本生活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的保障标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统筹协调地方资金,严格资金管理,严把支出关口,确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到位。加大对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依法依规使用。
强化数据比对。充分依托贵州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与防止返贫对象监测有效衔接,实现与相关部门数据共享的制度化、常态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收集部门间数据信息,持续开展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强化监督管理。持续落实社会救助工作绩效评价,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监督管理水平,深入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兜底解忧暖民心”行动,进一步提高各地社会救助工作规范性。全面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健全完善留守未成年人、困境儿童帮扶联系机制。大力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加强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基层干部敢于担当作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Copyright 2015-2023 港澳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