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浙江省永嘉县乌牛早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来源:爱农者言 发布时间:2023-05-29 18:04:07

作者:张伯平 曾光辉 唐燕

摘 要: 通过深入乌牛、三江、楠溪江流域进行调研,走访茶业生产企业并实地考察茶叶生产基地,了解了永嘉乌牛早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认为虽然乌牛早茶产业是永嘉县产业链最完善、综合效益最好的农业支柱产业,但是从高质量发展要求来看,还存在“三老”现象严重、人才匮乏、业态单一、品牌优势影响力弱等短板,应通过夯实产业基础、加强主体培育、创新发展模式、强化保障措施等手段来促进永嘉乌牛早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九大以来,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落地实施,这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时代机遇[1,2]。永嘉县作为“全国茶叶生产重点县”,有“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的美誉。乌牛早茶产业作为永嘉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历史悠久[3]、综合效益突出,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充分发挥乌牛早茶产业优势,促进永嘉乌牛早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于2021年3月开始对乌牛早茶产业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内外结合,赴浙江省松阳等地学习茶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理念,拓宽思路。同时深入乌牛、三江、楠溪江流域调研,走访茶企,并实地考察茶叶生产基地,全面了解永嘉乌牛早茶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资料图片)

1 乌牛早茶产业优势

1.1 地理位置优势

永嘉乌牛早原产地域位于北纬27°58′~28°36′、东经120°19′~120°59′区域,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丘陵地貌和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构成了独特的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的气候、土壤、水分、植被等四大要素优化组合的自然条件,为芽叶的生理转化和物质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稳定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茶叶中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与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为乌牛早茶香高味醇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1.2 品种优势

乌牛早茶是永嘉县主要栽培品种,栽培面积占比达88%。该品种以上市早、内质优和效益好深受茶农喜欢,是浙江省主栽品种之一,并推广到苏、皖、桂、赣等5省60余县8万多公顷。乌牛早茶在1987年通过省级新产品认定为“永嘉乌牛早”,1990年被省农业厅确定为省级推广良种,1999年永嘉县获“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称号,2001年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4年成功申报乌牛早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6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批准发布了乌牛早茶国家标准,2009年列入全国重点产茶区。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50多项奖牌。

1.3 产业基础优势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永嘉茶叶产业基础较为厚实,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产业核心区域明显。乌牛早茶重点分布在三江和乌牛街道,起源于此,发展于此;2个街道乌牛早茶种植面积2 000余公顷,占比67%;产值1.8亿元,占比78%;优越的区位优势,使乌牛早茶休闲观光产业具备很大的想象空间。二是产业骨架比较完善。在产业发展中创建了一批示范基地,全县连片3 hm2以上基地有70多处,其中40多处为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全县16家县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一套质保体系,2006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批准发布了乌牛早茶国家标准,在商品茶、苗木、茶树良种繁育、栽培管理、鲜叶与加工技术等5个方面制订了农业标准规范。三是市场销售渠道较为广阔。每年2月、3月,乌牛早茶的“采早、质优”特性吸引了大量省内外茶商,乌牛早茶通过他们走向了全国的茶叶市场;茶店、网店、代销点等形式的渠道遍布多个大中城市。

2 乌牛早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永嘉县产业链最完善、综合效益最好的农业支柱产业,但是从高质量发展要求来看,永嘉乌牛早茶产业还存在许多短板。

2.1 技术创新不高,从业主体较弱

乌牛早茶业从业者年龄较大,思想观念陈旧,经营模式传统。机械化水平也较低,无论是在茶叶病虫防治方面,还是在茶叶采摘等环节,都存在着机械化程度过低的情况。“老面孔、老观念、老办法”三老现象严重,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弱,人才极度缺乏。

2.2 加工能力不足,产业延伸不够

虽然永嘉乌牛早茶历史悠久,但是乌牛早茶叶生产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茶叶加工企业大多属于家庭作坊式,低小散占比高,加工能力弱,全县每年3 000多吨茶青将近60%外流,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在加工的茶产品中,绿茶占比90%以上,种类单薄,延伸产品更是几近于无。茶旅融合产业没有开发,茶旅融合发展专业人才匮乏,业态单一。永嘉县在浙江省茶叶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的美称。永嘉县拥有三江、瓯北、上塘、楠溪江流域等旅游资源,但是旅游业开发景点大部分与茶文化无关,也没有依托茶园的生态旅游。

2.3 龙头带动不强,公共品牌缺乏

全县种植面积在33 hm2以上的只有9户,年加工量在2 500 kg以上的企业只有17家,年产值在 2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家,骨干企业少,缺少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在品牌创建上,杂牌多,品牌少,品牌缺乏影响力是永嘉县茶叶产业发展中的最大瓶颈。只有乌牛早茶品种优势却无品牌优势,缺少乌牛早茶区域公用品牌,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

3 乌牛早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与对策

3.1 夯实茶产业基础

3.1.1 加快茶园生态改造,提升茶叶生产品质

加强茶园精品化、生态化、标准化建设。选择一批业主创新意识强、基地规模大、基础设施全、产业化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茶园,加大对其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投入,以打造精品茶园。引导支持精品茶园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打造智慧茶园,实行远程监控茶叶种植,探索“茶园认领型”经营模式。鼓励茶农开展茶园土质提升,推进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强监测预警,强化统防统治。适时更新修剪技术,倡导对乌牛早茶进行台刈、重修剪、轻修剪等多方式修剪,规范茶青采摘标准,确保茶叶品质。

3.1.2 加大产品认证力度,加快设备设施升级

进一步支持茶叶主体申请茶叶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认证,建立茶产品追溯体系,实施茶产品“一证一码”准出管理。鼓励中小茶企引进茶叶加工机械、流水线,建设茶叶加工厂房,培育微型茶企和制茶能手,利用茶区闲置农房晒茶、制茶、贮茶,延长茶叶销售周期。

3.1.3 提倡多茶类加工,加大延伸产品开发力度

充分利用乌牛早茶“早”的优势,以及温州人新春佳节送礼访友的传统习俗,而温州又缺少地方特色高端礼品,建议定位为特色精品茶、高端礼品茶。此外,大力推广多茶类制作工艺,在最大程度采摘嫩芽制作名优绿茶的基础上,引导茶农充分利用后期生长的芽叶制作黑茶、红茶、白茶等茶产品,并提升萎凋、揉捻、发酵等加工工艺,拉长茶叶产销周期。加大茶叶延伸产品研发和引进力度,充分挖掘茶产业保健元素,推进产业创新,发展茶饮料、茶点心、茶叶菜肴以及茶多酚、茶多糖、咖啡因等茶叶生物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有效提高茶叶产业综合效益。

3.2 加强茶业主体培育

3.2.1 培育茶业龙头企业

通过优先解决厂房用地问题、加强厂房及设备设施投入的补助力度、奖励销售等措施,在3年内培育一批在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市场销售、企业经营等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尤其需要重点培育一批从事精品茶园、规模规范化加工、产销一体化、农技服务等方面的骨干企业。引育一批创新型市场主体,竭尽全力引进经营高端茶叶的大企业、茶旅融合型重大项目,特别是温州人自主经营的企业或项目。

3.2.2 发展合作生产模式

转变发展观念,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茶产业,多元融合模式做大茶产业,吸引有情怀的工商资本壮大茶产业。改变以往以种植基地建设及散户加工为主的工作方式,引导茶农走合作化的发展模式,通过茶园流转,让小散乱的茶园和小微茶叶加工户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聚集,将工作重点转为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发展“公司+基地+合作社+茶农”的合作模式,组建茶叶产业化联合体。

3.3 创新市场营销模式

3.3.1 实施品牌战略

一是创建早茶品牌。县农业、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要联合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支持,尽快获得“永嘉乌牛早”公用商标授权或购买“乌牛早”驰名商标作公用商标,申请“乌牛早茶”地理标志,支持企业创建品牌,并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二是制定质量标准。要以优质、安全、绿色、有机为导向,制定乌牛早茶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质量技术推广体系等,进一步提高乌牛早茶标准化水平。三是策划系列包装。茶叶既是饮品又具有体验的功能,包装显得非常重要。要把茶文化与瓯越文化、永嘉文化融合在一起,通过精心策划,把这些文化元素、消费理念嵌入到茶叶包装及标识标牌中,开发能体现早茶文化内涵、品质特色的系列包装产品。

3.3.2 扩展营销渠道

一是加强乌牛早茶线下营销网点建设,依托温商、商会网络及永嘉商会等资源,特别是温州茶商,在外温州、永嘉商会茶吧,温州人开设的茶室等同茶有关的平台,在各地开设茶庄、茶室、茶吧、茶店,扩宽市场。二是打造特色礼品茶。乌牛早茶作为伴手礼,通过遍布世界的温州人把乌牛早茶推销到全世界。据统计,目前有近70万温州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有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创业,在268个城市建立了温州商会,每9个温州人就有1位经商办企业。三是发展在线营销。结合永嘉县入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的有利契机,依托辰颐物语、E嘉人直播平台、淘宝直播“村播学院”、农创客电商平台、微商群体等在线平台,加快推动茶叶人员电子商务培训及业务拓展,开拓线上茶叶营销业务,将永嘉茶叶销售网络扩大至全国。

3.4 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3.4.1 挖掘“早茶”文化

结合耕读文化,深入开展涉茶民俗风情研究,积极推动学术交流和艺术创作,不断提升永嘉早茶文化附加值。深挖乌牛早茶原产地“母茶”历史文化,鼓励企业开展茶庄园、茶文化博物馆等展示平台建设,打造可体验的乡愁文化空间。把茶文化与瓯窑文化、瓯越文化、永嘉文化融合在一起,开发能体现早茶文化内涵、品质特色的系列包装产品。

3.4.2 开发农旅项目

依托三江、瓯北、上塘、楠溪江流域等旅游资源,规划设计适应市场需求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在紧邻市区的北郊森林公园、瓯窑小镇、三江精品茶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提升,部署发展茶叶特色景观村落,推进茶园骑行、徒步、采茶、制茶、品茗等康养活动。打造一批集乌牛早茶手工炒茶工艺展示、茶艺茶道表演、品茶斗茶销茶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验茶馆,打造可体验的乡愁文化空间。开发茶旅融合园,加大土地及茶园流转力度,挖掘瓯窑文化,引进工商资本特别是教玩具企业投入,开发集“六茶共舞”(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和休闲体验、儿童游乐于一体的茶旅融合重大项目。

3.5 强化保障措施

3.5.1 谋划“路”的走向

理清发展思路,建议县农业部门要牵头联合科技、市场监管、投促等有关部门及茶协茶企赴杭州、新昌、福鼎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等地考察交流学习;邀请国内相关经营高端茶叶企业,尤其是温州人创办的知名茶企及茶叶协会、乌牛早茶消费大户、业内知名专家和县有关部门及龙头企业一起进行头脑风暴,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产业方向。谋划重大项目,建议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农业局、科技局、投促中心、三江街道、乌牛街道,围绕提升乌牛早茶产业链水平及竞争力,锻造长板、补齐短板,重点谋划一批龙头带动项目、共性技术项目、平台支撑项目、营销渠道项目等重大项目。

3.5.2 加大“钱”的投入

一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要精准策划、支持重大项目,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让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投入。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一号文件精神,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保险产品,加大县农信担保公司担保力度,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3.5.3 深化“地”的改革

一是深化农业设施用地改革。建议适当提高农业设施用地比例,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集中规范化建设农业设施用房作为茶叶加工厂。二是谋划集体建设用地。要利用正在编制国土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调整茶叶产区用地功能,增加集体建设用地,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盘活闲置存量建设用地。要深入调研三江、乌牛等地的闲置宅基地、校舍、供销社等建设用地,支持茶产业重大项目建设。

3.5.4 做好“人”的保障

一是引育创新人才。要争取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科技厅的大力支持,创新技能培训方式和内容,加强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茶学系、茶科所等科研院校的合作,精准选派同茶产业发展有关的科技特派员,引进茶叶专业大学志愿者,以送出去代培、请进来传授等多种方式培养茶专业人才。谋划一批事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技术攻关课题,利用特派员所在单位科技资源,联合组织技术攻关,不仅解决共性技术问题,还可以提高永嘉县农业干部业务水平,大力支持茶企引进优秀人才。二是建立工作班子。建议县政府成立乌牛早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农业农村局内专门设置茶产业发展专业科室,还要充分利用政协系统茶文化研究会的资源,建议由县政协牵头,抽调政协委室、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以及科技特派员、大学生志愿者、本县退休的老茶人,联合各部门建立乌牛早茶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三是开展茶产业基础调研。建立茶产业数据信息平台,开展茶产业相关领域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加快茶叶科技成果转换,支持开展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国家级机构项目对接和产学研基地建设。四是加强茶协建设。要深化协会改革,加快茶协换届工作,组建有凝聚力、公信力、战斗力的协会班子,同时聘请年纪轻、懂行业、有激情、有能力、会沟通的秘书长,充分发挥茶协的作用。五是加强技能培训。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加强基层茶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力度。对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的老板和茶农加强经营管理、生产技能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茶产业队伍。

4 结语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4]。永嘉县生产乌牛早茶历史悠久,农业气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永嘉县乌牛早茶产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新的视域下要实现永嘉县乌牛早茶产业的转型,必须依靠自身资源优势,抓住“十四五”发展契机[5,6,7],夯实产业基础、加强茶业主体培育、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等,做大做强乌牛早茶产业,全面推进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真正做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作者:张伯平 曾光辉 唐燕 永嘉县农业农村局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 张伯平(1976—),男,浙江永嘉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唐燕(1994—),女,安徽滁州人,助理实验师,硕士,从事茶叶相关研究工作。

基金: 温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X20210043);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3 港澳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