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劳动教育|今热点

来源:中工网 发布时间:2023-04-18 19:23:42

原标题: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劳动教育


【资料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资源,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是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简言之,乡村振兴需要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在劳动教育的引导下,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农林院校在劳动教育资源方面得天独厚,应该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活化农村教育,培养乡村振兴主力军

农林院校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其他关于乡村振兴的意见和法律等,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服务性劳动实践,打造乡村振兴优质服务团队。

组建好各种类型的宣讲团。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组成理论普及宣讲团、技术宣讲团、医疗服务团、乡村振兴促进团等,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进行宣讲,讲透理论、讲清形势、讲明前景,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全社会形成振兴乡村发展共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应调研收集村民“急难愁盼”问题,把村民的思想聚焦到乡村振兴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上来。

发挥好各种专家的实训课。选派各院系理论功底扎实、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走进基层开展农技培训。依托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以技术为重点,以知识为补充,采取集中培训与田间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将新思想、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农技知识送到农民手中,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让农民不花一分钱就能学到技术、增加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激发农民投入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应加强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把科研成果、农业人才更多运用于农业农村一线,支持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打造好劳动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开展在线农业技术培训和运营技术培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训,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训和持证有效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平台保障,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壮大本土乡村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扎根学校教育,培养乡村振兴生力军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农林院校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普及与大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培养一批观念先进、开拓创新、技能和管理能力突出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在校园文化中强化劳动教育。农林院校要明确学期劳动任务,设立劳动周,纳入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结合校园主题活动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农业专家进校园演讲和展示,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强化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意识。

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农林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和各研究所的实践资源,组织大学生到实践教育基地参加劳动,组织农民带头人参观学习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办好田间地头学农实践基地。首批省级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特别是山西农业大学作为山西省唯一农业高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充分挖掘主校区和各研究所实践资源,强化公益和服务理念,切实为大中小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提供优质课程和资源。

加强劳动教育的师资培养。开展全员培训,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育人意识和专业化水平;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相关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发挥农林院校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引导和支持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将学到的知识与乡村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高等农业教育农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

融合家庭教育,培养乡村振兴后备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强化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帮助大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厚植大学生的“三农”情怀。

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帮助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廓清“劳动浪费学习时间”的认识误区,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正确认识劳动对个人健康成长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引导孩子通过劳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谋事创业需要青年人才当领头雁。青年人才回乡不仅有助于补齐乡村老龄化等带来的一些短板,也能助推乡村振兴。农林院校要利用就业促进会等方式方法,引导家长支持和鼓励孩子大学毕业后返乡就业、创业投身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新农人”。

(作者:赵婷,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山西农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bkt202210)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3 港澳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