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魏英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社交网络时代,不懂点网络常识,容易翻车。
前两天,合肥一小区300多人的业主群,突然被物业管家修改群名为“6号楼刁民营”。这一操作引起了业主强烈抗议。
随后,物业回复称,这是因为管家手机丢失,造成群名被恶意篡改。对这个解释,业主当然不认可。据悉,该名管家已提交离职申请,但不知真假。
图/网络
这事情看似不大,却通过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揭示了部分物业的心态,以及当下物业与业主的微妙关系。
这个管家也许是心里有气,也许是出于恶作剧。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操作明显是他主动所为。因为修改群名是会在群内公开显示的,所以这个管家是被抓了个现行。
手机丢失云云,根本站不住脚。每个人手机微信上都有不少群,哪个偷手机的没事会去改群名,而且还如此“精准”地把业务群改成“刁民营”?
这只能说,这个管家或者物业,平时就是把业主当成“刁民”,把业主群当成“刁民”的“集中营”。
物业是业主请来的服务机构,是为业主服务的,这是常识。但这个常识,眼下已经被颠覆了。有几种诡辩式的说法,甚嚣尘上。
比如,有的物业人员会说,我是为业主服务的没错,但并不是为你一个业主服务的。换言之,他所谓的服务,是服务于“业主”这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业主本身。
还有的物业人员会说,物业是按照业委会的要求来为小区提供服务的。小区的重大事项,要先经过业委会同意,或由业委会召集业主大会来决定。
言下之意,他们只对业委会负责,而不需要对业主负责。或者说,物业不必具体服从于哪个业主的要求。
这套逻辑实在太强大了。在这种强盗逻辑下,物业基本上可以不用理睬业主的诉求,哪怕这个诉求涉及的是小区的公共利益。物业要做什么,也没必要逐个去征求业主的意见,因为有业委会在前台“撑腰”。
至于很多小区的业委会,俨然成为小区的特殊利益群体。业委会成员,自己不用交物业费不说,还有很多上不了台面的好处。业委会成员是为全体业主服务的,本身不从小区获取报酬,但有些人之所以热衷于进入业委会,就在于这里头有种种隐性福利。
一个业委会成员,如果不接受这些潜规则,无欲无求,一心只为小区利益,反倒很容易被踢出局。到最后,业委会里剩下的都是“自己人”。
而业委会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就绕不开物业的配合。这样一来,本来是代表业主利益的业委会,和本来是为业主服务的物业,就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也就是“利益共同体”。
尤其是,如今许多小区都有店铺出租、公共维修、电梯广告等公共收入,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业委会和物业联手瞒骗、坑害业主的案例屡见不鲜、俯拾皆是。
对此,单个的业主根本没有办法跟物业或业委会博弈,而要联合多个业主一起维权,则困难重重——要么被各个击破,要么得不到足够的业主支持。多数业主都不愿意惹是生非,尽管知道物业和业委会“穿一条裤子”,只要不是太过分,也乐于睁一眼闭一眼。
最后的结果就是,明明是小区的主人,却活得像个孙子,让物业骑到了自己头上。
业主变成“刁民”,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骂业主是“刁民”,可能还算是客气的了。这个管家只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特别是在疫情时期,物业、小区保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当时不是流传一句保安语录么,“别以为(业主)有了房产证,房子就是他的了”。这种权力感,又怎么可能说消失就消失了呢。
物业管家骂业主是“刁民”,这是颠倒了双方关系,但这种角色倒置,则是源于物业的权力异化。从“为业主服务”,到“为业主服务的权力”,看似什么都没变,实际上什么都变了。
许多人可能做梦也想不到,买了房当了业主,结果房子反倒成了自己“软肋”。房子在小区,家在小区,谁又愿意惹一身麻烦呢?
好的小区物业有没有,当然有。但碰上这种把业主当作“刁民”的物业,只能自求多福了。
Copyright 2015-2023 港澳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